2019年4月17日,正平股份.貴州水利承建的重點水源工程——黃家灣水庫大壩樞紐全斷面填筑至1031.5m度汛高程,累積完成填筑量130萬m³,提前13天實現節點工期目標,再次彰顯了貴州水利“高原水利鐵騎,喀斯特王國大禹傳人”的技術實力和施工管理能力。
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為國務院批復的《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珠江流域綜合規劃》及貴州省政府批復的《貴州省水利建設“三大會戰”實施方案》中的區域性重要骨干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全國2016年度開工建設的20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及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時也是貴州省繼黔中水利樞紐工程以來開工建設的第四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等別為Ⅱ等大(二)型。工程主要任務是以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農業灌溉為主,結合發電等綜合利用,對貴州麻山地區紫云縣松山鎮、白石巖鄉、宗地鄉、水塘鎮、猴場鎮、大營鄉和四大寨鄉等7個鄉鎮,以及貓營工業園和松山工業園等2個工業園區供水。工程建成后可解決鄉鎮13.8萬人、3萬頭大牲畜的人畜飲水問題,新增和改善農田灌溉7.41萬畝,將對該地區脫貧攻堅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貴州水利于2017年8月5日開始對工程大壩樞紐進行施工;2018年10月9日,在受三通一平標段施工滯后的影響下,依舊提前完成了工程截流節點工期任務;2018年11月3日開始大壩回填;2019年4月17日,將工程大壩原計劃臨時斷面度汛目標變為提前13天全斷面填筑達到度汛高程。 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精誠服務、質量為本的精神,與參建各方緊密配合,克服了270m超高料場開采和高強度道路運輸等一系列施工難題,甚至在春節期間放棄與家人團聚,堅守工程一線,以單月平均約26萬m³的填筑量超強度回填,為實現工程安全度汛截點工期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