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6時38分,海東大道一號特大橋最后一片40米預制箱型梁架設完成,橋梁主體實現合攏,標志著特大橋的施工取得重大進展。
海東大道一號特大橋工程位于海東市中心城區,起點位于109國道,連接職教城片區,經大地灣進入朝陽山片區,橫跨湟水河、蘭青鐵路復線、省道民小一級公路、縣道魯大復線,屬機非兩用混合型城市特大高架景觀橋梁,橋長1198米,橋寬44米雙向六車道。其中主橋采用造型美觀的獨塔雙索面鋼混組合不對稱斜拉橋,結構采用塔-梁-墩全固結體系,全長243米,其中主跨158m,采用正交異性流線扁平鋼箱梁。輔跨45+40m,采用等截面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為單箱九室構造。橋塔全高107米,選用中國尊獨特的外型,由鋼塔、混凝土塔兩部分組成,主塔輪廓為圓曲線,在順橋向尺寸6-13.5m,橫橋向尺寸為4.5m。斜拉索采用雙索面,扇形空間不對稱布置,為平行鋼絲冷鑄錨式索。每側索面共有12對斜拉索,全橋共48根斜拉索。橋梁被喻為青藏高原門戶橋,建成后將成為海東市地標性建筑物。
自2016年3月海東大道一號特大橋項目開工以來,正平股份配備了優秀的項目管理團隊、技術隊伍和強大的裝備力量,并作為重點項目全程進行跟蹤、指導,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多次組織國內專家開展施工調研及方案論證,按照計劃工期順利完成了重要節點性工程。2017年11月9日,完成主墩承臺澆筑工作,標志著大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2018年11月23日,關鍵性節點工程特大橋主塔順利完成封頂。在全體參建人員共同努力下,圓滿解決了大尺寸物資運輸受阻的問題、大噸位超高空鋼結構吊裝精度的把控和技術含量高、安全風險大、環保要求高等難題。在鋼塔施工過程中,為確保鋼塔節段的匹配精度,鋼塔節段按立面線性通過坐標轉換采用2+1方式預拼,并安裝節段匹配件。
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積極采取新工藝、新方法。大噸位鋼箱梁安裝采取滑道拖拉牽引就位工藝,鉆孔樁樁頭采取環切破除工藝,高墩蓋梁采取腳手架搭設支?,F澆工藝,小構件預制采取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等等。此外,還連續克服了鐵路、公路、電力、河流交叉作業等復雜情況。
全體施工人員緊緊圍繞正平股份對海東大道一號特大橋項目的建設要求,以共建“和諧項目”為理念,以“標準化管理”為核心,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高效率”的原則,發揚“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精神,超前謀劃,動態優化施工組織,合理分配資源,科學安排施工順序,細化施工流程,緊密銜接施工各個工序。同時狠抓標準化施工管理不放松,強化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科學分解和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并同時開展多個工作面,實行流水作業,分班工作,確保了施工進度和安全質量可控,施工現場也展現出標準化、規范化的形象,被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評為2018年度全國交通運輸企業四星級現場管理單位。
海東大道一號特大橋項目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青海省委省政府、海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該項目的建設,省市各級領導先后多次到項目現場檢查、指導,并給予高度評價。
橋梁主體合攏后,將全面進入橋面鋪裝、涂飾、欄桿、照明系統安裝等工序的施工,力爭在2019年6月底建成通車。